作品敘述:
【 全臺首學 】此畫是吾人在2017年前後,嘗試以重複曝光的手法展現寫實與意象結合的形式,復活中國傳統畫家不以單純眼睛所見而描繪的寫生理念,及多點透視來呈現與西方單一消逝點不同的「新寫生」所做的創作之一風景作品,描繪台南府城古都人文傳統中最重要的建築代表:「台南孔廟」。
畫面左上方「全臺首學」匾額點出場景與畫作標題,夜空繁星與燈光輝映,暗示儒學影響力像繁星一樣的密布天際,像燈光在黑暗中綻放光明;而右方的文昌閣以仰視角度代表儒學仰之彌高、高聳入雲霄的地位,逆光而明亮的白晝更呼應左側夜空,代表儒學貫穿日夜、穿越時空。
孔廟中的石獅取其母子代表傳承。滿漢文並存的【下馬碑 】文「文武官員軍民人等至此下馬」則凸顯漢文化的同化與融合力,與異族對其景仰尊重之心;這些元素更藉著模擬攝影重複曝光技法措位交融,更是展示了其具有時空的穿透性。
「大成坊」以西式透視的消逝感隱喻教育學習的道路深遠,點景的人物更是畫家肯定「人」當透過教育與學習而跨越此門的意圖,地面的空曠除了有為構圖預留透氣心靈空間,透過地面的金色著墨,就可以知道畫家利用陽宅學明堂空曠的理念,金色為貴的傳統,暗示了教育的價值,與個人改變命運的管道。
最後此畫最上層的白點,與吾人在其他畫作中常用黑、白代表陰陽有所不同的只用一色,則是想代表其支持「有教無類」的說法,其教法固然有「因材施教」的差異,但教育的價值絕對是正確的成人之道。
故此畫乃是介描繪孔廟而肯定儒學,更是畫家終其一生擔任教職的體驗,對教育傳承「有教無類」的高度期許。( 文 / 陳信宏2017 )
2025我重新在2017年版上修改了天空與大門的細節,及一些母獅像的顏色,尤其把單純代表的時空的白點部份加上淡彩。一是為了弭補八年來部分壓克力的鮮豔度退色,一來是為了更強調一些心中在乎的細節,尤其代表時光的白點加彩,更是在擔任三十多年教職生涯後對「教育」的重要性的肯定,畢竟在畫布上上色不難,在教育上建構禮教、理想則不容易,來藉此圖彰顯儒學之雄偉與台南對台灣開發數百年來教育的貢獻。
相關作品
0 0 1 2 6 8 7 4 0
最佳瀏覽環境設定: Google Chrome 瀏覽器、螢幕寬度1280px